她想起了不知什么时候的事儿了。因为,和同学闹矛盾,那几个学生把她群住要打她。是他在这个时侯挺身而出,护住了自己,他被那几个学生打破了头,鲜血顺着他的脸一直往下流。她吓得要死了,拼命的抱住他说不该让他来救自己的。他没有哭,反而笑着说:“小丫头,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一定会在我身边、一定会帮助你的。只要有我你就不会受到委屈。”那时候,她不知道这就叫爱。只是把他对自己的保护当成了一种责任和义务,好像他保护自己是最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是,她却从来没有为他做过什么。伫立在她看不到的地方,他心里思绪万千。想起那次自己因为她被别人打破头,血流满面的时候,她吓得只是哭。他心里却是暖暖的。他说:“小丫头,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一定会在我身边、一定会帮助你的。只要有我你就不会受到委屈。”从此他就成了她的保护伞,她的守护神。他不允许她受到一点委屈,可是,他心里却是一直在想。他们这种关系是什么呢?他从来没有对她说过自己喜欢的话,她也从来没有对他表搂过自己的心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朋友们却都是看的清清楚楚的。可是,只有他们两个才知道自己的内中个情。他们在年少无知的那个时候,都把对方看的是那样的珍贵小心翼翼的保护,可是,谁也没有说出那句话。就像完美无瑕的一只玉器,如果一旦指出它身上仅有的一点瑕疵,那么它的价值就没有了。纯真的爱装在心里才是最完美、最珍贵的,一旦说破就失了它的本色。
张梓若把自己刺伤高子新的事情报告了学校。学校也毫不留情的把她交给了当地派出所处理。高子新在家里修养了几天以后,医生说并没有大碍就回到学校去了。高母呆着儿子到学校质问校方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儿子的,让他伤成这样,扬言还要起诉学校领导的管理不当的过错。因为,高母的几个朋友就这法院里工作,这才有恃无恐的要和校方领导对致公堂。校方领导为了息事儿宁人,由校长出面向高母道歉,赔给高母八千块钱,这事就这样不了了之。杨秋华和张梓若都被学校记大过一次,并勒令回家反省两个月。
学校的出发通知下发到张梓若父母手里的时候,张父正在四处托关系有花了两万块钱把女儿从派出所里买出来了。因为,张父是县教育局里的领导人,校方不敢得罪这位大神,也就没有让张梓若退学,也算是给足了张父面子。但是,学校却让张父为女儿交了五千块钱的罚金。但是,校方在给张父说这件事儿的时候只是说押金,只要张梓若在接下来的一年半时间里不再在学校里出现任何事情,学校就把这五千块钱的押金退还给张父。但是,一向以贪污为己业的张父凭着多年的经验,知道这五千块钱是拿不回来了。
杨秋华家里因为没有钱交给学校,只好接受学校让她在家里反省两个月的勒令。杨母知道女儿在学校里的所作所为以后,心里很是恼火,把杨秋华打的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伤痕累累。杨秋华一直跟母亲不和,所以,这次让她抓住自己的把柄算自己倒霉,默默承受着母亲给自己的毒打和辱骂。
经过这件事情以后,学生们的家长中间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转学热。只要是手里稍微有点权力、资金的都把自己的孩子转走了。一个月以内转走了四十多个学生,急的校方领导恨不得把高子新、杨秋华、张梓若三个人斩了以示学校有铁的纪律。但是,有碍于这三个人中有两个父亲都是当地响当当的人物,学校也就不敢动他们了。家长们只有那些一没权、二没钱的家长还让还在留在学校里,但是,他们也禁止自己的儿女和高子新等三个人接触。这次,转学走的还有高子新的表妹朱蓓蓓。高子新的姑姑亲自来把女儿接走的。高母自认为儿子是一块金子,在这里是发不出光来的。所以,也动了给儿子转学的念头。把儿子转到二中这所学校里来,就算是自己像关公走麦城—失策了。可是,高子新刚刚和同学们熟悉过来,不想再转到别的学校里去。因为,他深有体会的是,转一次学要两三个月才能跟同学们熟悉过来。不但影响了学习,而且还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所以,他王八吃秤砣—铁心了。就算是高母劝的口干舌燥,他也不同意转学。高母没有办法,只好说:“我的小爷爷,妈已经给学校里领带说好了,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去的。”高子新的大会几乎让高母气死。“好啊,您既然已经联系好了学校,那您自己就去上吧!再进修一下也是好的。”高母劝也劝了、求也求了,仍然没有办法让儿子答应。最后只剩下骂了。“你这个傻小子,我看你是被那个姓杨的小狐狸精给迷住了。”一句话骂遍姓杨的。“杨家怎么竟出这种不要脸的人呢,那个老狐狸精那样……小狐狸精也跟着学。杨家真的上辈子左下得孽太多了。”高子新这个时侯就会大喊一声“烦死了,我死了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高母真的怕儿子做出什么傻事儿来,每次总是在儿子的这句话中把争吵结束。杨秋华的事情让高子新几乎要心力交瘁了,但是,家里的母亲更是让高子新无奈和痛苦。
新生开始开学了,今年的军训断断续续的延续到了九月底。高子新坐在教室里透过窗上的玻璃,看见教官们和新生们告别离去。想起自己转到这里来一个多月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这些教官带走的不只是高一新生们的祝福,带走的还有这里发生的新鲜事儿。在这些事情里,他们最津津乐谈是就是张梓若扎伤自己的这一件了。也许他们还会说给他们认识的人听,也许在下一年他们再来的时候还会想起这件事儿。高子新一想到“好事儿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句话,后背就感觉直冒冷汗,像被水浇过似的让他冷得发抖。
十月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就像蒙了一层纱,让人看不清它的真面目。就像伤心的美人被泪水朦朦的双眼,让人心痛的不忍去看。喜春,厌夏,悲秋,伤冬,这些都是古代俊才们才有的心情,一直在追逐名利的现代人已经没有这样的情怀了吧?那些给我们留下了美好华章的人,是应该得到我们的尊敬的。因为,他们曾经真心的为这个世界书写过,他们心中那些滚烫的文字,它们落在地上就是耀眼的绝美。
平淡的日子总是一天天在我们不经意间过去,每一天都好像是昨天的重复和翻版。可是,就是这样零碎、平淡的日子,却汇总成了老人头上的白发、青年人逝去了年华以后脸上出现的沟壑,小孩子慢慢长大、长辈们慢慢变老,我们被平淡的日子纠缠着离不开现实。看似平淡而有相同的日子却在不知不觉间改变了我们,所以说,不是碌碌无为的自己骗了自己一辈子,而是因为太过于平淡的生活让我们失去信心和希望。那些看起来在平淡不过的日子,在我们老了以后却又被无数次的回忆和思念,成了心灵的最珍贵的慰藉。
杨秋华在家里静思己过两个月以后,回到学校继续念书。当学生们渐渐把发生过的事情忘记的时候,又一件事儿就像平地炸雷一般又使的学生们议论纷纷,又一次让张梓若、高子新和杨秋华成了公众人物。杨秋华到校读书的第四天在放学以后像往常一样回家,在经过一段河坝的路时,被七个女孩子截住了。其中一个自称“大姐”的对杨秋华说:“小妹妹,解解闷最近手头有点紧儿没有零花钱了,今天向你借一点等以后我们姐妹们有了钱就还你。怎么样,我们姐妹也不给你要多了,你就给我们一千块吧。”
“我没钱,要劫钱你们找错人了。”杨秋华向来看不起这些地痞流氓们的作风。她厌恶的瞥了那个“大姐”一眼,看她长得还不错为什么要做这种事儿呢?杨秋华对她们说:“你们这是在敲诈勒索,你们这是在犯罪、在犯法知不知道?”说完,她推着自己的自行车就要走,却又被站在一旁的六个女孩子给拦住了。
刚才给杨秋华说话的那个“大姐”,走到杨秋华面前啪啪打了她两个耳光。“你不是说我们犯法了吗?我今天就告诉你,什么叫犯法。”她一把揪住杨秋华的头发,骂道:“烂货,你竟然敢教训我?你也不看看你是谁,也配来教训我吗?我看你是不想活了。”一巴掌把杨秋华打的趴在地上站不起来。“现在,我给你两条路让你选择。一、你把钱给我们少一分都不行,你要是没有就去给我偷给我抢,直到凑够一千块钱为止。二、就是我们把你弄死。我想,你不会选择死的吧?”杨秋华倔强的道:“你们别做梦了,要钱没有要命一条,要杀要剐随你们。我要是眨一下眼睛就不是人。”这可激怒了站在旁边的六个姐妹,她们都叫嚷着要杀了杨秋华。“大姐”转过身去,怒斥她们道:“杀杀杀,你们一个个就知道杀,杀了她谁给我们钱啊?”杨秋华心里听到“大姐”为了自己活着,竟然会喝斥她的小妹们,心里涌起一阵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