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和蔼
李逢喜伸手取过车厢内离幺幺较远的一盘糕点放至幺幺身前,这才道,“罢了,臣只说一次,望殿下牢记: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但短未必比不过长。殿下日后探望你姨母时,记得趁臣不在家中时。”
太子微微点头,见目的达到,便闭目靠在车厢壁上养神。李侯爷也缄口不言。一时,车厢里只剩下幺幺的轻轻咀嚼声。
幺幺自上车便看上了太子车上盘中糕点,一边吃一边感叹,皇室出品,果然精品哪!一边又支起耳朵听这二人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原来太子她妈是老爹大老婆的姐妹,这关系多近哪,还指点什么学问啊,这就是皇帝给你找的大靠山啊!关键是这大靠山还是皇帝很欣赏的人,你没当上皇帝就想跟皇帝抢人,皇帝能高兴么!至于短长她倒没明白,估计是他的短处也是他的长处,劝这小子呢!
见两位安静了下来,幺幺为了表现出初次出门的惊奇感,同时也为了看看古都长安之风土人情,当然更多是想认路。怀揣着这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幺幺掀起了马车上的小纱窗向外仔细观望,同时开始了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是什么的惊险出府之旅。
自然每次问完一个问题,伴随的总是幺幺脆生生的惊叹声,和对爹爹博学的热情赞叹声,时而还有稀奇古怪的联想评价,逗得李侯爷哈哈大笑,丝毫没产生这小孩怎么这么多怪问题的觉悟。
太子殿下也很有兴趣地观察她,瞪大了疑惑惊奇的眼睛,他哪里见过话这么多,问题这么多的古怪小孩!
太子殿下用很同情很深情的眼光看着她,双目微光闪烁,很是温柔。幸好幺幺同学近日对美色免疫力急剧上升,基本上从不脸红,害羞的表情只会用低下粉颈表示。为了回应太子的注视,她用傻乎乎地眼光再看向太子,“爹爹,神仙哥哥真好看,比你好看!”
太子哈哈一笑,车里的刀光剑影早就消失殆尽,清亮的笑声在车厢中回响,“李侯爷,孤真想见见这幺幺公主的母亲,宫中兄弟姐妹众多,却无一人如幺幺公主这般可爱!却不知这幺幺公主的娘亲是何等样人,才教出如此娇憨讨喜的丫头!”
李逢喜笑道:“不过是一贫家女,无有什么见识,所以幺幺虽娇憨可爱,却无大家女子风范,比不得公主们端庄娴雅。”
太子看向幺幺,微笑,“幺幺公主怎会是贫家女所养,看幺幺公主吃相稳重,糕点碎屑尽皆收拢放于手帕,前胸面前干干净净。十三妹如今十二岁了却也未能如幺幺公主这般。李侯爷何必拿此话搪塞于孤呢。”
李侯爷听完此话,已想到太子必是已经知晓幺幺母亲之事。毕竟当年因幺幺被下毒一事,府内奴仆大批更换,若有心人想查,想必能摸到些蛛丝马迹。太子若是有心,自也能打听出来。只是,皇帝不欲太子知晓此事……便道:“此事本属机密,却不知殿下从何得知?若皇上知晓殿下知晓,殿下……”
太子道:“谢李侯爷提醒,此事是从二弟处得知,孤并未有意去查。”他自然知晓若父皇不欲他知道的事情,若他做了,父皇会如何待他。此事说出来也只是一个试探,看来不管怎样,侯爷还是提醒了他。
马车缓缓驶入皇城大门含光门,一路向北,右拐直行,过承天门,下马车,巍峨壮丽的宫殿便以这样一种姿态涌入幺幺的眼帘。
当幺幺透过车窗望向那城楼时,她内心的颤抖久久不能平静。高大的城门楼足足有三丈,大门漆成红色,两扇大门间距足有十几米宽。她何其有幸,能亲眼目睹这座伟大的宫殿!
下了马车后,三人分乘步辇而行,前往太后寝宫立政殿。太子特许她和自己同坐于步辇之上,抱她入怀。见怀里丫头不再说话,目不转睛直勾勾望着这周围一切,自豪道:“幺幺妹妹,是否觉得这宫殿华美?只是等你见了明月宫之后,便更会以乃天上楼阁。”
幺幺恨不得再多长两只眼睛,她贪婪地望着这周围一切,听见太子的话,只知道傻傻点头。
太子再未说话,似是很是理解她这般土包子心态。待行至立政殿,亲手将她抱下,拉着她的小手一直入了殿内。幺幺看见殿中依于榻上的皇太后,还是有些恍惚。直到太子拿手遮住她的双眼,“幺幺妹妹,醒来醒来,快快拜见皇祖母吧!”
李侯爷有些觉得女儿丢了他的面子,在一旁辩解道,“这丫头从小没出过院子,见了这等皇家气象,怕是一时有些傻了。”
殿内众宫女宦官看着这昨日李侯爷提到的小女娃娃,也甚是感兴趣,一个个都紧盯着她,看她还能说出何等惊人之语。
太后摆了摆手,并未在意幺幺的不曾及时行礼。她一生阅人无数,看着自进殿来就傻乎乎直盯着四周的幺幺,并未出言责怪。她自然看得出这小丫头不是吓傻了,而是在真正震惊于这皇室宫殿的富丽堂皇庄严气象,她甚至连连宫女宦官身上的衣饰都很认真地在看。
直到被太子捂住眼睛,幺幺这才如梦初醒,她赶忙跪下行礼,“李舒幺给太后娘娘请安,愿娘娘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太后看这小公主清醒过后迅速如大人般一丝不苟行完大礼,暗暗点头,脸上露出一抹微笑,招了招手,“乖孩子,过来,来吾这里,让吾仔细瞧瞧。”
幺幺迅速调整好心态,神经线紧绷,脑袋瓜转得嗡嗡响,扬起小脸,灿烂得如同刚从地上捡起了一大块金子,小跑至太后榻边,乖巧地坐在太后身前。
太后仔细看了看幺幺,轻轻用手描画她的小脸道:“看卿家女儿这嫩嫩的小脸,还有这眉眼身形,好似观音大士座前小童!”
众人仔细看这小公主,小圆脸,亮眼睛,红红的小嘴,眉间的吉祥点更是增添几分喜意,皮肤嫩得几乎透明,衣裳颜色鲜亮,真有几分意思。太后身前老宦官田思成也回道:“正是呢,老奴也见过不少皇家贵女,只是能如此可爱,这李侯爷之女可算得上是头一份呢。”
太后微微点头,见这小女娃娃一脸素净,未施脂粉,只在额头点上一个吉祥点,便问道:“女子爱美,这脂粉可使女子容颜更盛。丫头不是自认为是天下第一美女吗,怎么不见涂用脂粉?”
幺幺一听便明白了,哦,这是看赏赐结果呢,摆摆小手道:“幺幺已经是天下第一美女了,要是再美点,鱼都沉到水底,大雁也不会飞了,那可不好,不好!”
立政殿立时一片笑声,太子笑道:“幺幺妹妹,那叫沉鱼落雁。”随即摇摇头,一副这姑娘不争气的样子。
幺幺“害羞”似的低下了粉颈,小声争辩道,“我说的就是沉鱼落雁嘛,我们说的明明是一句话。”
太后只觉得这丫头越发聪明伶俐,看幺幺脸上笑意更深。
众人正说笑,一股中药味自殿门口处传来,一位看起来有四五十岁老年宫女的端着一碗中药进入殿内。向太子和李侯爷微微施礼,便来至太后身前,“太后,该服药了。”
太后嫌恶地问了一下药味,便摆了摆手,吩咐先将药端下去,老年宫女却坚持道,要趁热喝才有效。看得出来,想必这宫女是跟了这太后一辈子的,故此才能如此坚持。
幺幺看了看那位站立一旁的老年宫女,皱起眉头来:“娘娘生病了么?是不是也像幺幺一样怕苦才不肯吃药?要勇敢不怕苦哦。”说完,又从随身荷包中掏出一个蜜饯,道:“娘娘要赶快吃药,吃了药这个蜜饯就送给娘娘。”
老宦官欲要拿走幺幺手中蜜饯,太后示意不必拿走,道,“不妨,安清将药递与吾吧。吾要和这小丫头学学,喝了药,才能吃这蜜饯呢!”
太后一口气喝完汤药,幺幺很高兴,将蜜饯送至娘娘口中,道:“娘娘,快吃,这样就不会苦了!你跟幺幺一样勇敢!这是幺幺最爱的蜜饯杏脯,幺幺分你一半!”说完,将荷包递给了太后。
太后接过荷包问道:“丫头,这可是你最爱的蜜饯,若分给吾一半,你可就少了一半。”
幺幺怎能想不出这话在试她的品行,道:“娘娘和幺幺一样勇敢,英雄惜英雄,分娘娘一半我还有一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