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我的会员
宝妃
宝妃闺名宝臻,居于宝成殿,正是皇后眼下最头疼的人。宝妃是当朝丞相林亚夫之女,和悯柔同年入宫。而她之所以能在三年内就升到从二品的妃位,不可否认,同悯柔一样,她也有着强大的家世背景。如今丞相一党的势力正不断壮大,是皇帝不得不拉拢的对象。 “参见宝妃娘娘。”赵蔓菁连忙拉着妹妹对宝妃先行了礼。 “起来吧。” 宝妃径直从赵氏姐妹的身边走过,漫不经心地对着皇后行完了礼,接着就旁若无人地在右边的龙凤呈祥红木靠椅上坐了下来。 皇后心中早已不悦,但仍不动声色,只是淡淡说道:“柔妹妹也别站着了,坐下吧。时候不早了,有些重五节的事还想同你们商议一下再办。” 赵氏姐妹听皇后如此说,便很识趣地告退。 可皇后却说:“既然来了就一块听听吧,这事到底是整个后宫的事,也不分什么高低。”说着瞥了一眼宝妃,然后又让人搬了两个百蝶攒花织锦绣墩来让赵氏姐妹坐在下首。 “说到今年的重五,本宫倒是想着以节俭为主,能省则省,不必再如往年一般耗费甚多。”皇后先开了口。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成由勤俭败由奢,本该如此。”悯柔赞同,心中却明了皇后其实早就打定了主意,只不过让她们在这作作样子,免得落下独断专行的话柄。 赵氏姐妹也异口同声地附和。 可是宝妃却突然插口道:“皇后娘娘这么说了,臣妾自然照办,可是突然这么裁剪起来,不说是皇后娘娘节俭,倒好像是宫里穷了,拿不出那么点银子似的,这岂不是丢了皇家的脸面?再说皇后娘娘不是一向最讲究祖宗家法的么,突然这么变起来,难道就不算是对祖宗不敬么?” 说完还挑衅地看着皇后,似是在说“你能奈我如何?” 皇后一听此言,脸上顿时变色,只是还没有发作。 赵氏姐妹见形势不妙,也都不发一言。 悯柔心中叹息,这个宝妃原也是个乖巧通透的人儿,只是这两年丞相势大了,也就仗着父兄越发骄横起来,连皇后也渐渐地不放在眼里了,还颇有与之一争高下之意。只要听得是皇后的主张,不论对错,必要反其道而行之。 如此下去,将来必遭横祸。 眼见气氛愈加尴尬,悯柔赶紧圆场:“宝姐姐此言差矣。寻常百姓都知道勤俭持家,难道我们这些后妃却不知道吗?固然皇上富有四海,但纵有银子也应该花在国计民生上。我等既然嫁入皇家,就更应该替皇上分忧,为社稷着想。如果连后宫都崇尚节俭,那民间肯定纷纷效仿,于国家只有益处没有害处,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妹妹认为祖宗在天有知,不但不会怪罪,反而会深感欣慰。” “你!”宝妃一时无言以对,只能对悯柔怒目而视。 赵氏姐妹心中暗笑,面上却也一本正经地支持悯柔的说法。 皇后的脸色这时才略微好看了些,随后解释道:“倒也并不是本宫舍不得那些银子,只因今年天象异常,才三四月的时节,却炎热异常,滴雨未下,扬州,青州,豫州,徐州等地春旱严重,其他各州也有乏水之虞。皇上这两日为此事殚精竭虑,本宫既为国母,本也当尽一份责任。如今力所能及的也就是凡事尽量省俭,多筹出些银子来让皇上用于治灾。毕竟农耕是社稷之命脉,若是因为旱情而耽误了春耕,那百姓岂不是无粮过冬?到时饿殍遍野,生灵涂炭,宝妃,你又于心何忍?” 皇后这番话字字在理,宝妃无可辩驳,且又无端被扣上了罔顾黎民百姓的帽子,心中的气愤可想而知,只恨不得像在家时惩罚那些奴婢一样拿一根带刺的荆条狠狠抽上皇后百八十下才解气。但此刻却也只能不情愿地说道:“皇后娘娘这么说可就真是冤枉臣妾了,臣妾并不知各地春旱之事,既是如此,后宫自当撙节裁剪,为皇上分忧。” “嗯,宝妃你既是如此说,本宫就放心了。后宫里除了本宫就属你和柔妃妹妹份位最高,自是应当为众妃之表率。”皇后见宝妃一脸不忿,知她不服,心中冷笑,也不去看她。 “谨遵皇后娘娘的教诲。”悯柔低下头暗自叹息。 这个宝妃…… 此时赵蔓菁也接上来说道:“菁儿和妹妹也一定将皇后娘娘的教诲谨记于心,力行节俭。” 皇后微微颔首:“如此便是最好,过两日本宫也会正式颁下懿旨,革新后宫,凡事皆以节俭为主。”接着皇后端起手边的一杯君山银针,顿了顿,继续说道,“今日就议到这吧,本宫也累了,你们散了吧。” “臣妾告退。” 众人依次退出了栖凤殿,心中各自盘算着这即将到来的一番风波。
上一章快捷键←)| 回到目录下一章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