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被大家期待多日的音乐鉴赏课终于盼来了。89财会班与90分析班两班合上,语音室内座无虚席。全校唯一一名音乐教师鲁老师一头飘逸的中长发,戴一副茶色墨镜,虽说已是奔50岁的人了,却透着一股年轻人的潇洒。每次校内联欢会,鲁老师的男中音演唱都会是大家期待的节目。近段时间鲁老师忙了起来,隔三差五便要为一个班指导合唱比赛的演唱曲目。对于89财会班来说,已经被鲁老师指导过两次了。这两次并没有林清兰与文量的伴舞出现,二人还在抓紧时间进行着舞蹈编排,已经进行了两次排练,并不满意,如果顺利的话,会在下次的合唱排练中亮相。
鲁老师介绍着今天为大家安排的曲目: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中国古典管弦曲《春江花月夜》;帕瓦罗蒂的《饮酒歌》,郭颂的《乌苏里船歌》,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京剧《空城计》选段,黄梅戏《天仙配》选段,还有萨克斯独奏《大顶子高又高》。大家听罢,不禁面面相觑:这堂课可真值,网罗了这么多古今中外名家名曲名段。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完成于1808年初,此曲声望之高演出次数之多,可谓交响曲之最,给人一种雄浑厚重之感。”鲁老师开始侃侃而谈,“而《春江花月夜》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旋律优美流畅,充满诗情画意。两者风格迥异。请大家欣赏。”鲁老师按下了音响的开关,《命运》之曲铿锵而出……
林清兰心随音乐动,脑海中抛开了一切,第一次如此安静地沉浸到交响乐中。之前总会在报刊杂志上看到介绍这支曲子的文章,想不到会是在这样的时候用心去聆听它。始终闭着眼睛,根本就不再顾及室内还有路远的存在。
洛秋从一开始便仔细地听鲁老师的讲解,音乐响起之时便陷入了深深地沉思。近两个星期以来再难见到张扬曾经那么轻松自然的微笑,还有他那稀疏得异常的言语。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应对,总是这样的相处究竟何求?小桥流水人家。管弦悠悠。如若真的隐身在这样的幻境中,再听上这曲悠扬之奏,岂不似在人间仙境般?
……
“《饮酒歌》是著名歌剧《茶花女》中的名段,高亢激昂,与《乌苏里船歌》对比着听,效果反差很大,相信大家肯定会印象深刻。”鲁老师接着说:“对于当下流行歌曲,大家比我了解的多,我之所以选择《我想有个家》,是因为这首歌从配乐到演唱上有着很强的独特性,可以用‘干净’来形容。”
美声民族通俗。
……
当走出语音室时,路远紧紧跟在林清兰的身后,说:“这堂课对你来说收获不小吧。”
林清兰脑中迅速冒出个谜语恰巧与路远相对应,笑笑,说:“让你猜个谜语:路远听音乐,打一成语。”
路远眨巴眨巴眼,摇摇头:“猜不出,你说吧。”
“对牛弹琴。”林清兰想笑却未敢太肆意。
“牛就牛吧,不是猪就行。”路远一笑:“一会儿我们打比赛,你来看吗。”
“我还要为合唱比赛编排舞蹈。”林清兰已与文量约好一会儿去排练厅,她接着说:“有梅玉儿在,你还不知足?”
“你就诚心气我吧,她可一直想钻你的空子,你就一点也不怕吗?”路远说。
林清兰不屑地笑笑,也无意再与他扯闲话,径直奔向排练厅。
此时,文量已提着录音机在排练厅门等候着了。
进了大厅,林清兰仅换了舞蹈鞋。重新讲解了一遍整体构思。文量频频地点着头。
“你也发表一下看法,觉得不合适的地方还可以调整。”林清兰看着他。
“挺好的,你就给示范吧。我这也是赶鸭子上架,你要让我到操场上跑上两圈,比这还好受些。感觉比上次排《解放区的天》还难。”文量微笑着说。
“肯定的,那次你们男生只是点缀,这回你可是男一号,当然不一样。”林清兰关闭了录音机,重新放好磁带,用形体动作演示着构思,角色的互换很快便让林清兰丢失了音乐节奏。边跳,边哼唱着。眼前的文量像个小学生似的,依然如先前般拘谨。林清兰已全然投入到角色中,踢一下他那不到位的脚,抬一下他那未达高度的手臂,时刻提醒着他表情与眼神要有与动作相匹配的含义。没有表情的投入那是做广播体操。文量第一次面对如此严厉的林清兰,遂一口一个陈老师地叫着。
“记住动作,衔接要流畅。挺胸抬头。敬礼的姿势。手的位置。不许走神,你的心要跟角色零距离融合。我都能适应了,你还放不开可不行。”林清兰怎么感觉他那机械性的动作都没有舞蹈的韵味,想笑又不敢,想了想说:“你的眼睛要敢看着我。”
文量抓了抓头发:“这是怎么说的,让我先放松一下。”他对着镜子做起平时体育课上的准备动作,节奏加快了一倍,又拍打了一痛自己的脑袋,说:“让陈老师见笑了,我们从头再来。”
“这么谦虚谨慎,让人倒不习惯了。”林清兰笑笑,想:如果一周两次的排练能顺利地达到比赛时的演出水平,就真得谢天谢地,否则的话就得挤占晚自习时间。但愿别行此下下策。
……